当前位置: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> 人文

【悦读】政声春秋——王珍纪念文集(连载四十九)

编辑:李艳荣  |  发布时间:2018-01-17   |  来源: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

广泛吸引农民进城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

——王珍同志在地直各部、委、局、室和驻忻各单位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(摘要)

(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七日)

同志们:

  最近,地委就忻州市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,专门研究过两次,行署还批转了市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六条规定。今天上午,地委召开委员、专员办公会议,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又作出了若干决定。现在,我把地委两次讨论的有关问题,分三个问题向同志们作一汇报、传达。

  一、忻州市第三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。

  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,在地委、市委的领导下,在各部门、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忻州市的第三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。去年年底,有3821个农民进城务工经商,办第三产业。其中,个体经营的有2387人,联营的有540人,集体的有800人,还有来自外面七个省的36人,外区、外县的58人。今年一至四月份,又有3271个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。这样,加上去年的,现在忻州市搞第三产业的有7092人。

  第三产业的发展,大体上有三个特点:

  第一,城市的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。一是独家经营的局面已经打破。现在全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,个体的已经达到2929人,联营的有1100多人。同时,不久将出现五条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的商业服务业大街,其中四条是从去年以来新建的,一条是改造的。二是单一经营的局面已经打破。过去,忻州市商业网点的布局基本上是以百货、副食、蔬菜为主的小门市、小商店、小店铺,比较大的商场只有长征商场一个。现在正在新建的专业商场有五个:一是旧城的职工俱乐部;二是兰村正在改造成以经营木器为主的商场;东街在人民舞台后边,要搞一个专业性的商场;樊野准备在七一南路搞一个副食品大商场;供销社与农民联营在北关要搞一个二层服装用品商场;五金批发公司准备在七一路搞一个五金专业商场。三是行政街、机关街的局面正在改变。过去,我们的主要街道缺乏商业服务业网点,布局很不合理,很单调,基本上是机关街、厂矿街、学校街。现在,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已开始逐步改变。

  第二,城市建设步伐加快,城市的功能逐步发挥。过去,搞市政建设,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投资和地方财政的结合。近一、二年,特别是今年,农民大批进城办第三产业,市政建设速度大大加快。今年,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新建的建筑面积大约四万平米,投资五百多万元。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,城市功能正在向多方面发展。下一步,计划开辟生产资料、科学技术和资金三个市场。

  第三,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。

  第三产业的发展,开始打破了闭关自守的状态,现在忻州市搞第三产业,有外面七个省的28户,57人,外区、外县的40户,80多人,引进了上海市的时装,河北的油条,内蒙和西县几个县的胡油、莜面等。引进的技术就更多了。84年忻州市第三产业的产值有1213万元,大体上占工业产值的七分之一或六分之一。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,第三产业产值可以翻一番,达到二千至三千万。特别应该指出的是,第三产业的发展,不仅壮大了城市经济,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,特别是促进了市区经济的发展。樊野、卢野这些市区的大村,可望在二、三年内全村总产值达到一千万元,匡村、东街、杨家庄这些村子,二、三年内人均收入可以达到或超过一千元。

  二、因势利导、发展大好形势。

  第三产业的发展,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。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,预计今年内,全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可以发展到一万人左右。当前的问题是,我们有些同志思想上重视不够,工作上支持不力,造成了不少进城办第三产业的农民思想不够稳定,缺乏长期打算。而我们城市现在的商业网点,又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生产、生活的需要。因此,因势利导,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,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,也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。为了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,为了发展第三产业,繁荣城市经济,我们要求各部门、各单位、各部队、各学校都应当做出积极的贡献。

  第一、各部局、各单位,都要从方便群众的生产、生活出发,积极创造条件,因地制宜,采取多种形式,搞好商业服务业网点。这就是说,把第三产业,不仅要办到各主要街道上,而且要引导到机关、厂矿和家属院内,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干部职工、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,从事工作、学习或体育活动等等。第三产业的发展,很可能要引起城市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,就是说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早上不在自己家里做饭吃,而在商业网点就餐。大力提倡对老干部、老弱病残的要服务到户、服务上门。

  第二,各单位,特别是企事业单位,都要分别同附近的一个村挂钩,帮助这个村的农民进城来务工经商。同外省、外地有关系的,要积极引进外地的技术、资金、人才,来忻州发展第三产业。

  第三,有关单位,如供销、科委、银行、协委等,要同农民联营,或者帮助农民开办生产资料市场、科学技术市场、资金市场。

  第四,一切机关部门要为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提供各种方便,有地盘自己又不办的要让出地盘,有房子的要租让给房子,也可以把房子作价卖给农民,有技术的要传授技术。懂管理的要帮助搞好经营管理,特别是不要跟进城办第三产业的农民争地盘、抬高地价、抬高房租价。市政府作了六条规定,经地委讨论后,行署已批转了物价部门,要很好地监督执行。

  第五,东街、南关、匡村将分别建成三条以这三个村为主体的商业街。安排剩余劳力,增加农民收入。这三条商业街主要靠集体、靠联办、靠个体,集体、联办、个体一齐上,也可以引进外村、外乡的群众来搞。

  三、需要进一步采取的几条措施。

  第一,进一步统一思想。

  统一思想要统一到这样几个问题上来:要把办好第三产业当作落实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,深入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当作发展城市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,当作加强城市建设、搞好生产、生活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办好第三产业跟我们每一个单位、每一个同志、每一个家属,都有着直接的联系。因此,各部、局的同志,要把发展第三产业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,并以很大的精力把这件事情办好。

  第二,各级领导要亲自抓。

  从六月份到今年年底,各部门,各单位的领导同志对办第三产业,要亲自研究,抓两次。当前,要研究各个单位、各个系统。在发展第三产业上,按照改革的要求,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,能办些什么事情。一方面为本单位生产、生活服务,需要解决什么问题,为安排就业青年,或者是多余职工,能解决些什么问题;另一方面,帮助农民兴办第三产业能做些什么事情,能解决些什么问题,希望各部门要很好地研究一下。

  第三,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。

 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,有几个问题越来越突出:一个是进城办第三产业的农民要求长期在城里务工经商,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设施是临时的。今天请来大家,希望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点力。二是已经开业的农民,迫切要求有关部门把信息、经营管理、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好,有关部门要一个一个地帮助他们把这些问题解决好。特别是工商、商业部门,应该很好地抓一下。三是卫生管理。这是个很突出的问题,要帮助他们创造条件,把环境卫生、卫生设备搞好,特别是食品卫生,卫生部门应该下大力帮助他们搞好,不要一看不行就叫停业,或者罚款。

  第四,保证地、市有关规定的落实。

  1、要抓好城市规划。地委讨论时,十分强调要搞一个好的规划,大体上将来的规划是:旧城保持原来的样子,恢复古城特点,改造成一个游览市区。旧城以外大体上是三个区:工业区规划在西门坡的南边,田村一带,那里交通方便,水源也好。加之我们这里西北风多,把工业安排在那里又能大大减少对城市的污染。文化教育区,安排在现在的师专一带。中小学按居民区安排。其它文化教育都要安排到七一路的北端。西光明街要建成文化街。商业区,就是现在形成的这几条大街,需要尽快解决的是开一些大的专业性商场,街道两侧要增加商业、服务业网点。

  2、审批土地。地委决定把审批权集中一下,今后应由分管的同志审批,其他的同志不插手。前段已经批了的要逐一进行审查,分别情况进行处理。基本合理的就按原批方案;没有开工而又不合理的,要进行调整;已经开工但很不合理的,也要调整;未经城建部门批准,私下搞了土地交易的一律无效,如发现有问题的要进行查处。

  3、要充分利用沿街两侧的空闲地,发展第三产业。第一,单位有能力的要自办,无能力的也可出租、转让。出租、转让的价格按照忻州市政府的规定执行,也可以与农民联办。对于应办不办的,从今年六月一日起,一律征收商业土地占用费。收费标准按市政府的规定执行。自第一次征收商业土地占用费起,一年后仍未将空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的,要加倍征收,对抵制不搞的,要调离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工作。加倍征收商业土地占用费后仍不搞的,由城建部门统一安排,谁建设给谁,用来发展第三产业。第二,主要街道两侧的私有房屋,也应用于发展第三产业,鼓励房主自办,或出租、转让给他人兴办,对自己不办又不出租、转让者,也要征收商业土地占用费。对于征收商业土地占用费超过一年,仍未用于发展第三产业的私有房屋,也应加倍收费,或由国家征用。第三,凡沿街建筑物的设计都要由城建部门批准。永久性、半永久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,一律在批准后两个月内开工,过期不开工的,由城建部门另行安排,基本建设也要限期开工,否则也要收回另行安排。第四,对借兴办第三产业之名违章占地,违章建设以及毁坏林木、绿地,侵占道路影响交通者,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。

精彩图片